秉持用科技守护生命,用技术创造价值的理念
新闻资讯
病毒质量控制的新帮手
来源: | 作者:瑞芯智造 | 发布时间: 2023-03-28 | 940 次浏览 | 分享到:
病毒作为形态*微小,结构*简单的微生物,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现在随着科学的发展进步,病毒也早已不只是致病源的代名词,而是被开发出了对人类有益的用处。比如,噬菌体可以作为防治某些疾病的特效药;在细胞过程中某些病毒可以作为细胞融合的助溶剂;在基因工程中病毒可以作为目的基因的载体,使之被拼接在目标细胞的染色体上等等。

在病毒发挥这些功能的过程中,对病毒的质量控制必不可少,这就需要对其进行准确高效的表征。目前常用的病毒表征方式主要有ELISA、RT-qPCR、TCID50等,主要检测的是病毒的滴度,也就是病毒活力,以此确定病毒的感染能力。但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耗时较长,其中用时*短的RT-qPCR也要花费1-2小时。并且这些检测方式无法得到在病毒的质量控制中十分重要的两项参数——病毒的粒径和浓度。在实际应用中,病毒的粒径和浓度能为研究人员提供许多信息,比如粒径较小的病毒可能有团聚的风险,浓度较高的病毒则往往代表了较高的感染效率等。
在介绍了这么多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后,就让我们来看一下纳米库尔特粒度仪在病毒质量控制中的表现吧。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相信这些实测数据能让读者们有一个更直观的印象。

这是使用纳米库尔特粒度仪分别对纯化前后的病毒收获液进行测试所得的结果。

图1:纯化前、后的病毒收获液测试结果

可以从图上清晰地看出,纯化前的病毒收获液单分散性差,颗粒粒径分布较宽,在70-140nm之间均有分布。而纯化后的病毒收获液具有较好的单分散性,颗粒粒径分布较窄,集中在100-110nm之间。而且纯化前后病毒收获液中含量*高的颗粒粒径也从70nm转移到了110nm,表明在纯化过程中粒径较小的颗粒被除去,而粒径在110nm左右的病毒颗粒被富集。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存放温度对病毒状态的影响,这是使用纳米库尔特粒度仪对两个在不同温度下存放的病毒样本进行测试所得的结果。其中两个病毒样本出自同一批次,分别在4℃和37℃的条件下各存放12小时后取出测试。

图2:在4℃、37℃下各存放12小时的病毒样本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显示,在37℃下存放的病毒样本较在4℃下存放的病毒样本而言,浓度下降,而且大颗粒增多,这就表明在前者在存放的过程中发生了团聚,而这样的团聚对病毒产品的质量会造成一定影响。
从上面的实测数据中可以看出,纳米库尔特粒度仪在病毒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在对病毒的粒径以及浓度的检测中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想必也能为今后病毒研究的发展助一份力。